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水袖轻扬处,文化共此时——国际青少年在伶工学社体验京剧之美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体:[ ]

8月6日,2025年"童声里的中国"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的61名师生代表来通参观。他们走进伶工学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这些来自8个国家、9所海外华校的师生们,在这座承载着百年戏曲记忆的场馆中,感受着南通与京剧的深厚渊源。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营员们参观了伶工学社展厅。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通过老照片和文献资料,了解这座1919年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艺术学校的发展历程。

当听到张謇先生创办伶工学社的初衷,以及当年邀请梅兰芳等名家来通演出的故事时,不少学生驻足良久,有的轻声讨论,有的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通过这次参观,他们不仅知道了南通是中国近代京剧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更理解了这座百年戏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展厅里,学生们对早期伶工学社学员的戏服、剧本表现出浓厚兴趣,好几个孩子在"张謇与京剧"展板前反复阅读,不时点头交流,对南通与京剧的深厚渊源有了新的认识。

江东京剧团团长黄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京剧艺术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京剧的行当分类、脸谱含义和基本唱腔特点。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互动环节。京剧演员邱金鸰、陈华热情邀请营员们登上舞台,手把手教授水袖抛接、眼神运用等基础动作。"手腕要放松,像流水一样自然",邱金鸰一边示范一边耐心指导。

"这是我第一次摸到真水袖,感觉像在和历史对话。"同学们虽然动作还很生涩,但专注的神情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几位学生还体验了京剧妆容的绘制过程,在镜子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变身"。这些海外青少年通过亲手体验水袖动作、学习京剧妆容,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人,带着对京剧的新奇感受离开,而南通特色的京剧文化,也随着他们的脚步悄然播撒向更远的地方。

文化馆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