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东县博物馆推出以掘港国清寺遗址出土瓦当为原型的手机气囊支架兼冰箱贴,让千年文物从展示柜内观赏变为“掌中宝”里把玩,以一种全新而又实用的姿态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一眼千年,让民众能够“触摸”历史。瓦当纹样手机气囊支架兼冰箱贴设计灵感均来源于掘港国清寺遗址出土的瓦当,设计参考瓦当纹样线条,融入莲花纹、朱砂莲花纹、兽面纹、花卉纹等4种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色调采用中国传统色,推出春夏秋冬4种色系。这些曾经高悬于庙宇檐头、历经风雨的瓦当,不仅是保护檐椽不受风雨侵袭的重要构件,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掘港国清寺往昔的宗教文化与建筑之美。如东掘港国清寺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建寺者为天台宗高僧行满。这座古寺从行满开山到香火兴盛,贯穿了整个唐玄宗元和年间,是皋东著名佛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2017年至2019年,历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先后出土瓷器、石雕、建筑构件等文物2000多件。目前,掘港国清寺遗址已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2024年5月14日至8月14日,该遗址出土的17件(套)文物还曾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参加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有力佐证如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遗迹和交汇点的地位和作用。
趁“潮”而上,让千年文物“活”在当下。随着文博事业发展和文创产业的崛起,千军万马做盲盒、各行各业搞文创已成为一种风潮。如今,如东县博物馆以瓦当为主题,开发出印章、拓片、手机支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从展示柜到“掌中宝”,这些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不仅注重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充分考虑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如莲花纹在佛教文化中象征清净与纯洁,文创产品提炼其舒展的花瓣形态和中心莲蓬的细节,为现代人忙碌的生活增添一抹宁静致远的气息;兽面纹以瑞兽为原型,融入人面特征,常与消灾、纳吉等寓意紧密相连,文创产品取其刚劲的轮廓,炯炯有神的双目,着重体现它的力量感和守护感。
行稳致远,探索多元化“出圈”方式。2021年,根据省文物局的批复,如东对掘港国清寺遗址实施回填保护,并建成遗址公园。公园以展示遗址为核心,涵盖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等业态为一体,整体采用“一轴一带”结构:一轴为遗址本体展示轴,一带为海上丝绸之路景观带,融入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元素等,让遗址融入周边生活区,使百姓与文物和谐共生。
据悉,这些文创产品将在如东县博物馆后续举办的各类相关活动中推出,市民朋友可以关注如东县博物馆公众号发布的活动通知,积极参与,将这些“千年文物”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