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2025“苏韵伊情·南通非遗进伊犁”暨南通理论名嘴、文艺名家伊犁行活动在伊犁州博物馆正式启动。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赵庆红,伊犁州政府党组成员,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李占超,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春明,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民族团结组副组长崇晶等出席活动。
活动由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具体指导,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主办,伊犁州博物馆、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通市个簃艺术馆、中共伊宁县委宣传部、伊宁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通过非遗展演、理论宣讲、艺术交流,架起跨越山海的文化“结亲”桥梁。
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
启动仪式上,伊犁州政府党组成员、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李占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南通在文化援疆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务实成效,强调此次活动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是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更是“苏韵伊情·文化润新”工程走深走实的创新之举,必将进一步拓宽两地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江海文化”与“新疆风情”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南通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在讲话中表示,这次伊宁行是一次文化的行走、情感的奔赴、共富的携手。此次活动南通精选梅庵派古琴、板鹞风筝、海门山歌、蓝印花布、色织土布等特色非遗和书画名作走进伊犁,旨在推动南通江海文化与伊犁风情深度对话。王智介绍,南通正以建设全国知名的江海特色文化强市、江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打造“江海有情·南通有请”文旅品牌,今年借力“苏超”赛事,文旅热力值持续攀升,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438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6.8亿元,均同比增长超15%。新疆是个好地方,伊犁是好地方中的好地方。通伊两地资源互补、优势相济,随着多个合作平台的建立,两地将常态化开展非遗互展、人才互培、资源互推,持续用文旅温度拉近心灵距离,让“援疆情”在歌声里流淌,让“民族谊”在笔墨中生根。
活动现场,启东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江苏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陆红琴与伊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磊为“陆红琴理论武装伊宁县工作室”“徐进理论武装伊宁县工作室”揭牌;南通市个簃艺术馆负责人张凯与伊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南通援疆工作组副组长杨永辉为“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新疆伊犁州书画创作基地”揭牌并赠送书法作品;南通市文化馆馆长郭小川与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春明为“南通市文化馆新疆伊犁州群众文化合作交流基地”揭牌并赠送非遗作品,标志着通伊两地文化合作迈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在全场热烈掌声中,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赵庆红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标志着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之旅正式开启。
一曲贯通民族的非遗交响
启动仪式后,“苏韵伊情 魅力非遗”首场交流展演精彩上演,南通文化馆与伊宁县歌舞团艺术家联袂献艺,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南北、贯通民族的艺术盛宴。
南通梅庵派古琴艺术市级传承人倪歌以一曲古琴演奏《捣衣》开场,琴音温润悠远,过耳难忘;伊宁县歌舞团随即奏响十二木卡姆经典《萨巴间奏曲》,雄浑旋律如史诗般铺展,展现维吾尔族音乐的深邃磅礴。一静一动,两种艺术在舞台上对话交融,激起强烈共鸣。
笛音响起,南通市文化馆青年馆员曹靖愉带来竹笛独奏《浮光》,悠扬古朴、余韵连绵;伊宁县传统舞蹈《伊犁赛乃姆》旋即登场,舞姿矫健、节奏明快,将维吾尔族的热情豪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柔一刚,南方的婉约与边疆的奔放在旋律与舞步中相映成趣。
随后,南通海门山歌市级传承人王妍蓉唱响《海门山歌交关多》,清丽柔婉、细腻平朴,用地道乡音唱响乡土文化名片;哈萨克族民歌传承人巴斯布拉提·热斯开力德以《我的草原》纵情高歌,草原的辽阔自由在歌声中恣意流淌。一耕一牧,唱出两地人民对家园的款款深情。
整场展演高潮迭起、喝彩连连,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演出间隙,面塑传承人罗彬现场教学面塑技巧,指尖翻飞间捏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体验;书法家张凯挥毫泼墨,将“通伊和鸣”等书法作品现场赠送,让深厚情谊在墨香中流淌。活动现场,蓝印花布、板鹞风筝、木版年画、仿真绣等南通非遗精品同步展出,琳琅满目,全方位展现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哈萨克族刺绣、维吾尔族刺绣、杏皮茶、传统奥斯曼草加工技艺等新疆非遗项目也尽现异域风情。
一幅心手相牵的和美图景
本次“苏韵伊情·南通非遗进伊犁”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26日,除启动仪式及首场展演外,“苏韵伊情 魅力非遗”交流展演活动还将在伊宁县文化大院开展巡演,惠及更多群众。同时,南通理论名嘴陆红琴、徐进将在通伊理论宣讲中心、文化大院等地开展理论宣讲,书法名家张凯也将在伊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书法讲座,推动两地在思想传播与艺术交流领域实现更深层次互动。
非遗为媒,共续通伊情长。南通市文广旅局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通伊文旅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在非遗保护、艺术创作、文旅推广等方面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产业协同,携手做大文旅“朋友圈”,共享消费“增长极”,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两地人民心中长久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