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2015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全市文广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为谱写中国梦南通篇章再立新功。
(一)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审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该《意见》出台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重大节点,更是我们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全市文广新系统要抢抓这一难得机遇,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抓手,以文化内容建设和服务方式创新为重点,及早部署、高点规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1.进一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少儿馆)新馆建设工程,确保6月份投入试运行。继续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推进海安县文化艺术中心、如东县文化艺术中心、启东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县(市)文化设施建设,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市图书馆今年建成3个分馆。加快港闸市北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加快完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市级中心镇文化建设,指导帮助中心镇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确保实现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的目标。
2.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一是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放大“我们的节日”、“濠滨夏夜”、“文化江海行”、“文化迎春会”、“家庭读书乐联谊会”、 “静海讲坛”等主题活动效应,促进现有文化阵地活动正常运行提高效率。开展南通市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活动,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成效,努力将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活动打造成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的文化品牌。二是深入推进书香南通建设,围绕提升居民综合阅读率,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加快南通韬奋读书节等阅读品牌建设,成立全民阅读促进会,构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阅读志愿者推广队伍。加强阅读点位建设,推进阅读“六进”行动(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扎实开展书香之市、书香之县(市、区)等书香系列建设试点。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创新农家书屋建管用机制,继续开展农家书屋先进乡镇创建活动和星级农家书屋评比活动。三是不断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渔船(船船通),用两到三年时间解决远海作业渔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稳步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继续推进城乡数字影响和乡镇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机制。四是继续实施“五送一建”工程,完成送戏1500场、送电影10000场、送书120000册、送展览100场、送培训20000人次,新增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5家,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20家,三星级农家书屋200家。
3.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市图书馆和博物苑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加快出台《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完善文化惠民卡、群众评议和反馈机制等创新举措,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对公众多元文化需求提供非赢利性的文化服务,从各方面满足市民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海安建成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出台,扶持和发展民间自办文化,使其成为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繁荣艺术生产,增强创作活力
以江海文化为依托,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以新剧目、新作品创作为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引导力度,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生产更多艺术精品。
1.打造一批舞台精品力作。深入挖掘江海文化内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俱佳的舞台艺术作品,力争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组织开展全市舞台艺术展演,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省以上赛事。修改加工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话剧《又见桃花雨》,力争打造成南通地方题材的优秀保留剧目,冲击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及文华奖。创排话剧《张謇》、话剧《长桥酒家》、越剧《陈实功》。
2.提升书画艺术的影响力。以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
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等大型活动为平台,策划组织有创意、受关注的书画艺术展。举办书画品牌活动——南通籍书画名家作品展,组织城际画院交流展、南通书画院院藏作品展,开展南通·吉林画院作品交流展。推动我市书画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级举办个人画展,出精品、出新人,进一步提升南通美术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扎实做好艺术研究工作。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对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历史、人文背景以及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内涵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编辑出版《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文集。对南通历史上一批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戏剧代表人物进行研究。
(三)加快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带动、产业融合、文化创新拉动文化消费,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到2015年末,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
1.继续发挥示范基地和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第三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示范园区总数达到10家,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0家。各县(市)区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确立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城市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支持乡镇和农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2.继续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发布我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组织做好全市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利用各种展会和方式推介南通文化产业项目。继续跟踪100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有序推进。推动南通报业传媒中心、南通凤凰国际书城投入使用;大生德比文化创意产业园、江南外语城项目动工建设;狼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原棉织四厂地块)、数字文化印刷产业园等招商成功。
(四)加强依法行政,提升管理水平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文广新系统依法行政水平。
1.加强行政服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和质量水平,进一步打造“多彩文广新、服务零距离”品牌。加强依法行政的指导和监督,提升文广新系统依法行政管理水平。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和规范市场监督体系,坚持依法行政,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强化检查和考核,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继续巩固网吧长效管理成果,并在文化市场管理实践中逐步推广。
3.加强广播电视管理。一是继续推进创新创优,着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强化宣传管理的动态调控和日常监管,加强监听监看,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加强市县广播电视主频道、主频率的节目内容管理,实行新设栏目报备制度。二是加大播出机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规播出机构。加强对电视购物广告、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广告监管,重点清理养生类电视节目(广告),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播出行为。加强网络新媒体管理。三是加强有线电视网络传送业务管理,严肃查处擅自开办、传送非法频道的违规问题。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平台建设,确保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
4.加强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加强报刊业监管和对驻通报刊记者站的清理整顿,搞好报刊审读工作。加强印刷复制业监管,落实“宽进严管”的要求,依法严查违法违规的印刷复制企业。抓好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对南通图书城的管理,坚持售前送审制度。继续深化和拓展版权保护,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加大两大家纺市场版权管理工作力度。加强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督查力度,引导与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购买等方式拥有、使用正版软件。开展“2015剑网行动”,力争打击网上侵权盗版有突破。做好作品版权免费登记工作,全年登记数量不少于1万件。
5.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坚持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和非法报刊,强化网上“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
6.做好综治安全工作。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学好、用好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南通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细则》,强化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修订完善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升安全事故应急能力。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大比武竞赛等活动,确保安全无事故。
(五)加深遗产保护,挖掘文化内涵
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工作重点,严格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格局。
1.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筹划南通博物苑110年苑庆系列纪念活动,推进博物苑二期规划建设。全力推进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工作,与规划、国有置业集团密切合作,努力完成一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向国家文物局争取大型保护项目补助经费,帮助并指导大生纱厂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启动保护修缮工程。积极开展以张謇研究为主题的文物史料的征集工作。
2.加强非遗保护利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依法进行,健全非遗名录、传承人保护、传承基地建设等规章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申报省四批、国五批项目的准备工作。继续打造非遗保护立体架构,实施非遗工坊提升工程。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主线,推进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努力提高队伍建设水平。
1.抓党建。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巩固工作,认真组织好回头看和整改落实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经常性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推进干部联系基层常态化,完善局领导、机关干部、基层单位领导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深入开展“三解三促”、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等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建工作日常考核。认真落实机关党委学习制度,完善中心组学习,采取专题研讨、专题报告、集中宣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组织好机关党委、支部换届工作,积极发展新党员。
2.带队伍。配优配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原则,注重选拔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注重选拔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让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上挂和下挂,组织好干部交流和轮岗,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后备干部优先教育、优先培养、备用结合制度。强化干部日常考核管理,注重在重点工程、安全稳定等中心工作,注重在基层一线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将干部日常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转作风。以强化机关系统执行力为目标,进一步“明职责、接地气、提效能、转作风”。巩固“一评五制”工作成果,细化和完善各项制度,强化日常考核,做到在行、在岗、在状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强化机关、直属单位作风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提升机关和基层服务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群众立足岗位争优秀,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做好“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相关工作,督促群众诉求的有效解决。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列出一批重点课题,带着问题下基层,开展调研、集中研讨,深入实际解决问题。
4.育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完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做好“333”“226”“四个一批”等人才推荐考核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开展 岗位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提升一线人员素质,发现人才。认真组织好职称评审工作,完善职称申报流程,量化中级职称评审办法。
5.促清廉。贯彻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强化查案执纪和监督问责。严格执行“八项规定 ”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对“三公”经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收送礼金礼券、工作日午间饮酒等违纪违规行为,对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推诿、庸懒散、吃拿卡要、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等行为进行执纪问责。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通过“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12·9”国际反腐败日、收看党风廉政教育片等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业教育,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创造条件。查办好信访、举报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案查好。对系统内公共服务行业开展联动评议,通过明察暗访、公开问责、函调等形式在系统内进行遵章守纪、安全生产、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监督检查,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