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文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4-07-09 15:1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全市文广新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求真务实、改进作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市文广新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教育实践活动主旨,认真深入学习、广泛征求意见、深刻查摆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着力在解决“四风”问题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文广新工作、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突出边整边改,切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和文化发展繁荣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精心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学习,为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全系统动员大会,联系我局教育实践活动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和督导组组长施德威出席会议并讲话。开展集中学习、专家授课、参观座谈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将《市级机关部门承诺践诺评诺情况考核评价评分细则》贯穿到《直属单位、机关处室2014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将即知即改整改承诺落实情况纳入2014年度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及机关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

  二是坚持开门征求意见,坚持全覆盖、面对面、找重点,做到诚心实意。结合2014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等7个调研课题,每位局领导负责1个。将课题实施与集中征求意见相结合,通过深入基层、蹲点调研、走访慰问、个别谈心、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面对面征求意见。完善领导联系指导工作制度,每位局领导分别到各自业务工作联系点和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解决问题。活动中,发放征求意见函50份,设置意见箱1个、电子邮箱1个,开通热线电话1台,召开座谈会33场,谈心谈话33次41人,开门接访6次6人,随机走访10次15人,主动约访10次10人,跟踪回访6次6人。

  三是认真对照检查,找准突出问题,注重即知即改。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县(市)区文广新局、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三解三促”联系点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征求意见过程中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立说立行、即知即改,坚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服务对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真正做到“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根据万人评议、“三解三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政风行风评议、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等途径,将群众反映强烈的3个突出问题向社会作出即知即改整改承诺。细化分解即知即改整改承诺任务,落实专人跟踪督查,填报《整改承诺情况跟踪调查表》。

  四是建章立制,清理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和内部规章文件。结合市级机关综合绩效考评,加强日常管理,修订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财务、通讯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大幅下降“三公”经费。贯彻厉行节约相关规定,大幅减少文件、会议,文风会风焕然一新。听取老干部意见,改进老干部工作,出台六项举措。

  五是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各项文化惠民项目。定期发布文化活动预告,积极主动提供文化惠民服务。南通博物苑荣膺“首批(10个)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南通市文化馆实施志愿服务进社区市级示范项目——“文化江海行”,覆盖崇川区10个街道。

  (二)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市图书馆新馆内部装修、设施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有序实施。海门江海博物馆开工建设,海安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通州文化中心等工程加快推进,港闸区文体活动中心将按照国家一级馆的要求于年内开工建设。全面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在海安县曲塘镇召开南通市公共图书馆分馆工作现场交流会。目前,海安、如东总分馆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其他县(市)区也已启动。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通州区等1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点示范区通过省示范区专家组二次督导验收和实地考察。70个乡镇文化站通过全国第一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占全市文化站总数的71%。市文化馆开办26个免费培训项目,其中服务城市新市民、服务未成年人的项目占到50%。市图书馆基层服务点、流动服务车、数字化资源建设、古籍保护利用等工作卓有成效。“静海讲坛”、“红领巾读书征文”等活动广受欢迎。评选第三批市级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标兵。海安县退休职工艺术团被命名为省级特色文化团队、崇川区韦南西家庭为省级特色文化家庭。

   (三)积极推进文化民生工程,文化惠民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民阅读活动扎实开展。开展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南通站系列活动,召开全市“加强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南通”动员会议,书香南通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推进书香南通建设的意见》和《2014年全市全民阅读工作要点》,召开全市全民阅读推进会,举行第十一届“南通韬奋读书节”暨第四届“南通农民读书节”启动仪式。以“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为主题,在全市开展150多项读书活动。举办江苏省暨南通市书香摄影图片展,在各区县进行巡展。组织开展首届“江苏最美书店”推荐评比活动。组织编撰《书香江苏系列丛书》之《书香南通卷》。南通韬奋读书节荣获“江苏省十佳市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称号。

  二是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制定《关于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意见》,推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继续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数字化阅读、网络化管理、功能拓展和争先创优“五大工程”。扎实开展农家书屋先进乡镇创建,建立健全市和区县农家书屋与校外辅导站共建组织网络,推进农家书屋与校外辅导站共建工作,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

  三是有线电视户户通强力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工作要求,到2014年底,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要达到95%以上。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新增有线电视用户6.318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5.99%。海安、如皋、如东、通州四个县(市)区已成为江苏省“有线电视户户通县(市、区)”。

  四是文化惠民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象实现新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和农村延伸。以“中国梦?江海风”2014年南通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为龙头,积极推进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南通市广场舞蹈大赛、全市合唱节、南通市“濠滨夏夜”广场群众文艺调演等活动进程。举办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作品改稿会,80件参赛作品经初步评审,39件作品入选改稿会。积极开展南通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江海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等活动。海门举办江海文化艺术展示周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崇川区采用“文化大串门”形式,通过街道、社区、团队文化互演,实现区域间文化互动。港闸区所有街道建成“群乐汇”大舞台。积极开展“五送一建”活动,上半年,全市共送戏642场、送电影5469场、送书64058册、送展览74场、送培训6312人次,建设农家书屋校外辅导站共建点1200个。

  (四)艺术生产佳作迭出,文化创作活力逐步增强。

  一是舞台艺术亮点频现。精心修改原创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并在更俗剧院进行演出,全国近30家著名演艺公司、大剧院负责人专程来通观摩。以海安支教群体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创排大型话剧《又见桃花雨》并进行首演,得到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教师代表、观众的一致好评。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水墨同里》在吴江同里首演,成功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吴江“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该项目以5年3000万的规模,成为南通舞台艺术剧目产业化运作的开山之作。 

  二是影视精品成绩喜人。我市广播影视节目2014年获奖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南通电视台选送的《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开展伴航护渔行动》获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消息提名奖,南通妙吧影视动漫公司制作的《熊仔》获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三等奖;省级以上获奖作品总数达70件,其中,国家级奖2件,江苏新闻奖1件,省局一等奖8件,优秀栏目1件,特别奖2件,二等奖21件,三等奖34奖,优秀奖1件。

  三是美术发展势头良好。制订《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大纲和实施方案,召开《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课题新闻发布暨公开招标会,向社会公布课题招标信息,组织课题研究评审会,初步完成课题招标立项组织工作。举办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中国梦·江海风——全省画院院长作品邀请展》和《高标英辉——王个簃金石书画作品暨文献展》。举办“骏马迎春——2014南通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60余位书画家作品进行巡展。承办“青春盛绘·江海情—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南通邀请展”。

  (五)产业发展持续提速,发展质态不断提升。

  推动《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5000万专项资金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我市首个获命名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组织推荐南通妙吧影视动漫公司《熊仔》、南通中广有限“面向‘智慧南通’的广电云媒体应用平台”等44家企业的46个项目申报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协助南通1895申报国家文化产业项目贴息。组织南通刺绣博物馆、南通微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交易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配合展会进行项目推介。积极做好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责任分解和跟踪、推进工作,及时收集重点文化项目最新信息,分析产业发展现状。

  (六)行业监管履职尽责,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

  一是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启动文广新综合服务与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水平。精心组织全市演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公司、演出管理行政部门,参加江浙沪两省一市第二十一届演出业务洽谈会,为演出经营单位开辟市场创造条件。今年,南通演出市场呈现繁荣景象,第一季度全市各类演出共4996场、观众196.47万人次、营业收入492.71万元。

  二是广播影视管理扎实有效。进一步加大县市区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力度。组织《广播电视规范使用互联网信息专项检查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市“无小耳朵先进社区(乡镇)”创建工作。截止到5月底止,全市收缴市场“小耳朵”及零件77套,执法次数82次,出动执法人员377人次,拆除非法“小耳朵”255台,发放各类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290份。大力整治违法违规电视购物广告,上半年共整改、停播违法违规广告 27条次,处理5起群众投诉,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全省电视购物专项整治工作情况通报,我市整治成效排名第四。建立查处非法广播电视发射台联席会议制度。依法开展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以及广播电视设施设立、变更管理。签订安全播出责任状,确保元旦、春节、“两会”等敏感时期以及重点时段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做好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等级评定和备案工作。

  三是新闻出版管理平稳有序。深入开展“打三假”(假记者、假媒体、假媒体机构)和“新闻敲诈”专项行动。完成全市48家内部资料性连续出版物年度审核、886家印刷企业和1643家出版物发行单位年检换证工作。组织开展“两会两节”期间印刷单位专项检查,上半年共检查印刷企业360家(次)。加大对南通图书城经营户的管理力度,上半年共审读各类出版物1304种,发现疑似非法出版物59种,从源头上堵截了非法出版物流入本市的渠道。

  四是版权管理深入推进。加强版权法律法规宣传,开展“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举行“版权保护知识竞赛”。积极筹备成立南通家纺设计师协会,主动搭建家纺创意设计平台,更好的为南通家纺创意产业服务,为南通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新亮点。

  五是“扫黄打非”成效明显。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净网、清源、秋风三项专项行动。1-5月份,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4354人次,检查书报刊、音像制品经营点1043家,共中淫秽色情出版物61件。检查印刷复制企业465家,取缔或关闭出版物经营点、店档摊点39个,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8134件,移送司法机关1起。

  (七)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深入,遗产开发利用取得实效。

  一是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深入。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各县(市)区认定文物4800余件。加快推进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工作,《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文本》通过省文物局评审,进入国家文物局评审阶段。完成北城大桥清代家族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提请并由市政府批准公布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13处)。持续推进环濠河博物馆群建设,以“江海古韵”为主题的南通博物苑展陈更新工程接近尾声。文物藏品征集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接受捐赠和征集文物藏品总计300余件(套),其中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张謇诗文稿》(92册),经过嘉德春拍会竞拍,顺利入藏南通博物苑。组织开展抗大九分校、曹家镇天主教堂等重要文物的修缮,指导帮助大生纱厂、广教禅寺、韩公馆、西楼等一批各级文保单位开展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编制。

  二是非遗保护立体化格局日臻完善。开展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南通市主题活动——《梅庵琴曲图谱》首发式暨刘善教师生古琴演奏会。组织推荐如皋盆景蟠扎技艺和苏中花鼓2 个非遗项目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组织开展我市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补人员名单。成立非遗研究会,吸收125名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同志、长期从事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会员,对我市民间文学等8个专业进行研究。非遗工坊改造提档升级,非遗馆场所调整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