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07109/2021-00739 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文号: 通文广旅发〔2021〕85号
成文日期: 2021-05-31 发布日期: 2021-08-11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1-08-11 15:53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县(市)区文广旅局,崇川区文旅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政办,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各县(市)区局根据当地党委政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治工作要点和法治教育培训计划,并及时报送市局行政服务处;各直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法治工作计划,于6月底前报送局行政服务处。联系电话:85099545,传真:85099535,邮箱:1067802691@qq.com。

附件: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5月31日

附件:

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之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法治建设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文广旅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增强法治理念,强化组织保障

1.深化法治建设理念。坚持以贯彻落实宪法为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坚持以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为根本,不断提高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省厅(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南通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为依据,广泛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全市“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

2.强化法治工作组织领导。继续有效发挥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审议、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办理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法治建设重要问题研判和解决。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党组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汇报、领导干部学法、考法、用法、述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等制度。县(市)区局进一步健全法治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配备。

3.健全法治工作机制。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纳入对直属单位、机关处室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各地、各单位要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教育培训计划,部署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年末,要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和各级法治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尊重并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及时办复人民法院司法建议。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台账标准化管理。

4. 加强内部依法依规治理。加强对职能转变、制度建设、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执法、矛盾调处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公职律师制度建设。各地各单位要强化依法治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民主决策、政务公开、效能建设、监督问责等各项管理制度,按照法定程序签订政府合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二、健全决策机制,加强权力制约

5.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南通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重大决策范围、事项和规程,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听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后评估等操作程序,切实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推行重大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

6.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南通市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做好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合法性审查、评估等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清理规范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与新法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工作。

7.推进行政立法进程。做好历史文化保护法规规章的项目研究和推动工作,继续推进立法调研项目《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加强论证咨询。按时做好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市人大、市政府交办的制定、修订各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意见反馈工作。

8. 认真办理建议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流程、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规范交办、承办、催办、审核、答复等各个环节,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沟通,认真解决代表委员反映的问题,建议提案按时办复率达100%,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三、全面履行职能,优化公共服务

9. 全面履行法定职能。贯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政企通政策信息发布和问题回复工作。完善文广旅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权力事项、部门职责、职责边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等,切实规范政府职责边界,确保政府职能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根据“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对等”的原则,在两级责任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市、区(县)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着力构建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层级关系,防止出现重复管理或管理真空。

10.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响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认真做好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管理层级和委托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做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规范化运行工作。对取消事项及时停止审批,权力事项清理、优化、精简、增速提效常态化。不断精简办事材料,切实做好“减证便民”。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推进“一件事”改革。做好赋权开发区审批事项的指导运行和评估工作。市、县(区)两级文广旅局共同做好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承接、委托工作,加强与各地行政审批局的联动对接,防止“接不足、接不好”问题出现。

11.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做好“四级四同”权力事项标准化运行。切实做好南通市县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的运行维护,办件按时接收办结,做好“不见面”审批文书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与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对接,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不见面”审批效能。积极投身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严格服务标准执行,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企业政务服务。

12. 优化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依法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形成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的常态化。抓好门户网站和新媒体等公开载体建设,全面提升网站信息发布、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水平,持续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完善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反馈工作,畅通投诉、举报、信访渠道。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健全行政调解机制,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3.建立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批就管、审管联动”的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审批、监管和综合执法信息互通、协同联动,防止失位缺位。与审批局建立审管联动机制,主动及时向行政审批局推送涉批文件,确保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及时获取审批结果信息,将新增主体纳入监管。积极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放管服”督察等活动,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各地加强审管联动制度建设,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14.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以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为抓手,防范封堵与源头管控相结合,全面净化市场环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保护,重点抓好校园周边市场集中整治。依法规范旅游经营秩序,持续推进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和 “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净化荧屏声频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销售、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行为,坚决查处取缔非法广播电台。加强对播出机构、互联网电视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巡查,针对法人违法等突出问题,加强文物执法力度。

15.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南通市2021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长效。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综合平台使用维护,按时报送执法统计年报。修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则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旅市场体系。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规范,年内组织开展全市综合执法案卷抽查评审活动,开展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抽样核查和跟踪回访。全面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推动各县(市)区局持续贯彻落实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加强新《行政处罚法》的学习培训和贯彻实施。

16.创新行业监管方式。探索适合新经济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抓好局《2021年事中事后监管暨“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事项管理和运行维护,充分利用江苏省市场监管平台,完善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推进部门联合抽查,不断提升抽查效能,推进随机抽查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加强文化广电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用好“两法衔接”平台,加强案件移送标准与程序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两法衔接”工作的能力。

五、做好 “八五”普法开局,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7.落实法治教育培训制度。抓住“关键少数”,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设。制定年度法治培训计划,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法治课,做学法表率。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支部)中心组每年2次集中学法,坚持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参训率达100%。领导班子在年度考核述职中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形成书面报告,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完善公务员录用、在岗和上岗前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年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不少于6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不少于60课时。举办和参加各专业法治和执法人员培训班(详见附表:2021年度市文广旅局法治教育培训计划)。

18.保障“八五”普法顺利开局。制定实施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立足职能,普好文广旅领域法律法规,围绕“三单两书”,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加强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贯彻。主办一期法治宣传栏,编发一期《法润江海》,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文广旅法治宣传。在管理、服务和执法中做好法治宣传,市、县(区)局机关和执法机构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利用市场经营者行业培训、行政许可申请审批、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市场投诉办理等时机,向社会普及文广旅领域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景区、进宾馆活动。完善以案释法制度,积极报送典型案例。组织参加各类法律知识竞赛、作品征集等活动。各直属单位要将普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充分依托各自法治宣传载体,优化内容,提升效能。各地、各单位要围绕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旅游日、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

19.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各艺术院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基层文化中心进一步充实、优化各类法治文化内容,开展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品牌化的法治文化服务项目。各地在对基层文化惠民服务中增加法治类剧(节)目在演出活动中的比重,积极参与本地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教育场馆、法治活动街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争创省、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组织开展第八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第三批“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长廊品牌项目”及第二批“法治文化特色小镇”考核推荐工作。

20.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组织实施“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繁荣行动”,把法治题材作品纳入艺术创作范围,开展剧本创作、展演展览以及传播交流推广,打造一批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具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的法治文化新形式,引导公众参与互动。积极组织参加全省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与活动评选,推进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发展形成制度。

附表:

2021年度市文广旅局法治教育培训计划

时间安排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一季度

制定《市文广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学习宣传活动方案》,开展长江保护法学习宣贯

全系统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732号

监管和执法人员

二季度

文旅市场法律法规

机关公务人员、执法人员

国家版权局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规范卡拉OK领域版权市场秩序的通知

监管和执法人员

局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局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解析

机关公务人员

三季度

党组成员讲法治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讲话;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

中心组成员

广播电视法律法规

机关公务人员、执法人员

依法行政培训班

法治工作人员、执法业务骨干

四季度

党组成员讲法治课:国家和省市普法依法治理会议精神、要点;行政决策程序法律法规等

中心组成员

文物法律法规

机关公务人员、执法人员

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全体人员

备注

1.局中心组每年2次集中学法, 公务员学法不少于60小时,做好学习笔记,年终统一组织考核;

2. 领导干部学法参训率达100%,年终开展述廉述法;

3. 积极参加全市法治宣传活动;

3. 公务员学法采取通过学习强国APP等线上平台进行与线下组织教育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法专题测试和全市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考试等线上考法活动,参考率100%,合格率100%;

4.学法活动可采取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执法案例解析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