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28 14:49 累计次数: 字体:[ ]

朱纯委员: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南通旅游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关切!您对发展乡村旅游,针对如何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等产业的举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品牌景区顶天立地、乡村旅游铺天盖地”的总体定位,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深度融合,将旅游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强化城镇旅游休闲功能。

“十三五”以来,我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规划发展村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5 年至 2019 年底,全市新增 117 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总数达 178个(其中,村庄规划建设示范乡村 20 个,省级美丽乡村 36 个、市级美丽(美丽宜居)乡村 42 个,省级康居村庄 5 个、江苏最美乡村 1 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61 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 3 个、10个国家、省级传统村落);另,有 35 个美丽宜居村庄,正按省级标准进行整治提升。引导有条件的“特色村”和“重点村”,打造特色产业、生态和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宜居、活力乡村,展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南通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2017 年至今,全市建成如皋市江安镇马堡村、城北街道花园桥村等 9 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其中如皋市顾家庄、大镠马和钱长村夏家庄等 3 个村庄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另有 14 个市级、4 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正在培育建设。2019 年南通乡村旅游节,在如皋城北街道平原池村启动。有效保护 12 个传统村落、8 个传统建筑组群。全市有 7 个传统村落入选全省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通州石港广济桥、二甲镇余西等 2 个社区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具有一定区域服务功能的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重点中心镇对周边城镇及农村的辐射带动 能力;坚持特色化发展导向,加强了海安李堡镇、通州平潮镇、启东吕四镇等“省重点及特色镇”建设,巩固提升搬经、栟茶 2 个全国特色小镇创建成果。全市三个村被列为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海门颐生村评选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如皋的平园池村、栟茶的三元社区被评选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挖掘南通农业+旅游+文化+创意元素,积极组织各地申报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主题创意农园和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成为南通市唯一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全国 100 家特色村庄和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示范村。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美丽宜居乡村相关规划为依据,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全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根据实用性村庄规划,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置和其它建设要求落实到县域空间;加强农房等各类建设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挖掘培育地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把乡村的生态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传承注入农产品创品牌,树名牌过程,高品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内涵,落实山水田园格局保护,科学编制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统筹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建成一批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深度挖掘乡村多重价值和农业多种功能, 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产业、一村一品一店、传统村落保护等示范项目、特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互动,通过以点带面,串点连线成片,更好发挥特色田园乡村辐射带动效应。将“产业特”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战略支撑。有效推进农业供结侧改革,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经营体系,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升级版,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促进农业与文化、体育、旅游、教育、康养、创意、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保护和利用各类文化遗存,传统街巷,自然肌理、空间景观等特色资源,编制保护规划和保护发展方案,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控制开发强度,落实保护要求, 促进保护与开发,文化与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