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金应、刘南庐墓
来源: 文物处 发布时间:2019-12-02 10:56 累计次数: 字体:[ ]

骆宾王、金应、刘南庐墓并列于狼山东南麓。骆墓居中,金、刘二墓分别在东西侧,各有墓碑,墓南合建石坊一座。

7、骆宾王、金应、刘南庐墓.jpg

骆宾王 浙江义乌人,工文词,为“初唐四杰”之一。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与徐敬业在广陵(今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撰有“讨武曌檄”。兵败后,史籍记其下落,多有不同。一说逃逸于邗之白水荡(今启东县吕四)。

据明末郡人邵潜《州乘资》记述,骆墓原在南通城东北郊黄泥口,系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当地曹姓农民掘地时发现。墓石题作“唐骆宾王之墓”。棺内有尸骨,曹见后予以掩埋。

清乾隆十三年,寓居通州的闽人刘南庐,于黄泥口访得骆宾王墓地,掘地见“唐骆”二字残石及枯骨,乃迁葬于狼山。

金应 字路芬,江西吉水人,南宋末受任江南西路兵马都监。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随文天祥去元军谈判,同被拘押。后俱逃出京口(今镇江),辗转来通州。金应到通,一病不起。死后,文天祥葬之于城西雪窖,并赋诗二首,抒其哀痛。时为德祐三年闰三月十一日。

清顺治十六年,金墓被大水冲刷,知州彭士圣命检遗骨,纳石函中,移葬于狼山。

乾隆十二年,闽人刘南庐、郡人丁有煜修金应墓,“甃石为台,缭以石垣,立墓碑。”现在墓旁的《宋金应将军墓》碑,原系崇祯年间立,狼山副总兵王扬德撰文。

刘名芳 号南庐,福建人,擅长诗文。乾隆三年来游南通,先后寓居七年,搜遗访阙,修撰《南通州五山全志》二十卷,另编《宝华山志》、《焦山志》。晚年着力编辑清代诗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卒于如皋雨香庵,享年五十六,葬于狼山。

十年内乱期间,以上三墓墓碑及石坊均受破坏,1980年修复。

1983年被公布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