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文化润企:非遗雅韵走进蓝海新材料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11-07 字体:[ ]

丝竹雅韵萦书窗,笔墨丹青润匠心。10月30日,南通市文化艺术公开课走进通州湾“蓝海新材料”活动在紫琅一小通州湾分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崇川区文化馆主办,南通市文艺家陈金屏工作室、梅庵琴馆协办,为深耕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材料诗人”们送上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

蓝海新材料是中国石油重大战略布局项目,充分发挥中国石油上游资源和炼化技术优势,依托通州湾良好区位条件,先期建设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石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伊始,公司设计管理部副部长张凤军发表致辞,对此次文化艺术公开课表示欢迎,指出当前蓝海新材料正处在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与协调保障,并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蓝海精神”的全体员工表示感谢。他强调此次活动让文化艺术走进蓝海、走进心灵,是一次精神的滋养与文化的传承,也让企业文化在艺术的浸润中更加丰盈、更有温度。

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负责人陈金屏带来《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解读》主题讲座,她详细阐述南通持续向全国输送高端美术这一文化地缘现象,以及其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并对代表性作品进行鉴赏,让企业员工更深入地了解南通地方历史文化和特色艺术。讲座结束,陈金屏主任还向蓝海新材料代表赠送了“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系列丛书。

随后,多元艺术形式轮番登场。星星剧社熊兰兰、戴震朗诵的《走进张謇》,带大家重温实业救国先驱的百年风骨。琴箫合奏《关山月》(古琴演奏:武阳,箫演奏:刘宇红)将“明月出天山”的壮阔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梅庵派古琴沉稳的音色与洞箫的悠扬相得益彰。崇川区文化馆刘贤凤的二胡独奏《新赛马》,以弓弦跳跃勾勒草原奔腾气象。从陶渊明《归去来辞》(朗诵:邱荟荟,古琴演奏:姚云)的古琴诗朗诵到《诗意中国》(朗诵:张建萍)的深情吟咏,古今艺术在碰撞中绽放光彩。梅庵古琴南通市市级传承人王娅妮与崇川区文化馆陈毅合作的昆剧《玉簪记·琴挑》,展现了传统戏曲与古琴艺术的完美融合。南通艺术剧院独唱演员彭志杰带来的《等待》《跟我走》,则用现代歌声唱响时代奋进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员工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更以文化为纽带,为南通现代工业建设注入了温润而持久的精神动能。通州湾示范区“两新”工委书记袁建峰、通州湾示范区人大联络处专职副主任张玉航、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副局长张雯卿、紫琅一小通州湾分校校长房小龙、蓝海新材料公司纪委办公室主任杨洪威、蓝海新材料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白刚出席此次活动。

创研图片1.png

创研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