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直挂云帆济沧海
“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圆满结束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5-14 字体:[ ]

“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系列活动之“匠人·匠心——特色非遗体验之旅”5月5日下午结营,20名学员从扬州满载而归。此行于3日下午自南通博物苑出发,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开展为期3天的主题研学。此次研学颠覆了孩子们的想象,大家收获满满,乐不思归。

柳暗花明又一村。“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系南通博物苑独家资源。南通博物苑5月3日接待参观人次达1.74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建筑濠南别业限流参观,预约讲解全靠运气。而参加研学的20个孩子俨然成了VIP——馆长开课,特邀优秀小小讲解员解读“张謇故居复原陈列暨张謇生平业绩展”,两位老师分别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智慧课堂和“经纬天地——棉纺织艺术工坊系列课程/布下生花”两节特色课。孩子们在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课堂领悟“行走博物馆,读懂一座城”“天生栋梁姿,生在种花家”“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劲”。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中博热搜榜(2024年第一季度)》排“全国十大热门博物馆”第7、“百强热门博物馆专题馆”第1,平时就一票难求,5月4日接待参观人次达1.94万。4日上午,其他游客还在排长队时,南通的20名学员已进入绿色通道,深度体验“网红”特展《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私享定制课程“布达拉宫神秘之旅”。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后,孩子们喜提奖励——参观1号展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扬州、南通两地7名导师、1名摄像全程保驾护航。这样的博物馆研学,在到处人挤人的假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为有源头活水来。“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秉承张謇博物馆思想,坚持多学科融合式教育的理念,运用多课题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植入多场景沉浸式体验的模式,力求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多渠道全方位转化。研学导师来自博物馆和学校两大专业机构。诗化的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使课程体系更丰满,成为一堂大思政课。“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劲”“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不仅诠释了纺织、榫卯、漆扇、雕版印刷四大非遗的精髓,更蕴含人生哲理。应家长要求,从本期开始聘请教育专家,围绕近年各地试卷,结合本期特色课程,为学员量身定制模拟试题。南通博物苑、南通文旅集团、南通报业集团三大国有企事业单位联手,公信力拉满。此次研学,南通博物苑馆长领队,报业集团专业摄影全程跟拍,文旅集团后勤保障强劲有力,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博物馆课程,产品一经推出,收获好评如潮。罗睿临同学参加了4月20日“探秘·求索——自然博物秘境之旅”后,一直念念不忘,5月1日抢到了南通博物苑公益课,5月3日又参加了“匠人·匠心——特色非遗体验之旅”,妥妥的“铁粉”。陆浩宇、陆皓轩、陆珊珊来自同一个家庭,此次兄妹同行,父母彻底解放,着实让人羡慕,三兄妹都说以后还要一起行走博物馆。蒋一涵同学没有抢到4月20体验班,5月3日终成此行,格外珍惜。蒋爸非常认同“謇·行”,表示不想“卷孩子”。潘乾博同学首次参加独立营,潘妈完全被课程打动。此次学员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孩子们同行同学,互相帮助,收获了成长。高天栋同学照顾弟弟妹妹很有一套,吴于伦同学用奖学金买了文创小礼送给老师和妈妈。参加此次研学的孩子,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下一次去哪里。据悉,南通博物苑已成功对接国内6565座博物馆中的“头部馆”和南通周边“网红馆”,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发布一批暑期线路。

标题:__直挂云帆济沧海 _ “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5日满载而归1.jpg

标题:__直挂云帆济沧海 _ “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5日满载而归4.jpg

标题:__直挂云帆济沧海 _ “謇·行——南通博物馆研学”5日满载而归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