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活动

通州三塔的故事

来源: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7-08 字体:[ ]

从前,南通的孩子都会唱一首童谣:

通州三座塔,

角分四六八。

两塔平地起,

一塔云中插。

这里的通州三塔,指的是:南通狼山之巅的支云塔、寺街古巷的光孝塔、三元桥畔的文峰塔。

南通古称“通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的岁月沧桑,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通州三座塔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三座佛塔样貌各异,历史也长短不同,但它们共同见证了南通城的沧桑变化,是江海大地上重要的历史文化标识。

僧伽大师的宝塔奇缘

僧伽大师是狼山的开山祖师,在南通民间,说起通州三塔的来历,自然与他有着神奇的渊源。

民间故事说,自从用计借到了狼山,僧伽一心一意将这里修成东南名山、江东大刹,没几年,满山的亭台楼阁,无数的恢弘殿堂。然而,仰望狼山之巅还缺一座宝塔,总觉着逊色不少。于是他直奔天宫,向托塔天王李靖求援。

李天王掌管着全天下的宝塔,他将僧伽让到琳琅满目的库房,任意挑选,尽管拿。僧伽暗自思量,得多拿几个将狼山好好儿装扮一下,于是找来了一根结实的扁担。僧伽大师先挑了两个式样不同的宝塔,在扁担两头绑紧了,挑在右肩,又抓了个细而长的夹在左侧腋下,一声告辞,迈步就走。走出天王府大门,见几个伢儿拿着小宝塔玩耍,便又讨到一个藏进怀里,僧伽这才心满意足,离开天宫,腾云驾雾往回赶。

毕竟是四个宝塔,僧伽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满头大汗。眼看赶到了通州城,耸立在江边的狼山已经不远,他左手撩起衣角擦了把脸。不料腋下一松,紧夹着的细长宝塔掉落在通州古城的西北角,宝塔落地便生根,成了天宁寺里八只角的光孝塔。

僧伽无奈,将扁担换了个肩继续赶路,又没料后头绑着的早已松动,又一个宝塔滑落在通州古城的东南角,成了五福寺里六只角的文峰塔。

僧伽再也不敢大意,赶忙搂紧前头的宝塔,丢了扁担,拨落云头,一脚来到狼山,将它端端正正地安放在山顶最高的地方。通州城的老老小小拥上狼山,只见蓝天莹莹,白云飘飘,一座四只角的方塔金光闪闪,大家忍不住惊呼:好一座支云宝塔!从此,狼山之巅就有了支云塔。

僧伽也满心欢喜,还真忘了怀里藏着的那个小宝塔。他解开袈裟准备稍作休息,小宝塔钻出来,骨碌碌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僧伽起身紧追,发现它已在山腰生了根,成了如今葵竹山房旁边那个玲珑小巧的幻公塔。“通州三座塔,角分四六八”,这座幻公塔因为太小,没算在里面。

两塔平地起

宝塔本是佛教建筑物,称为“浮屠”。早在汉代,随着佛教东传,浮屠也“进口”到了中国,与中华古典的楼阁台榭逐渐结合,形成了“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的佛塔式样。

在中国民间,宝塔还被赋予了驱逐妖魔、护佑百姓的神秘力量,成为民众心中的守护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古塔随处可见,历经千百年屹立不倒,与山川、河流,城市和村落,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江海交汇之地,通州古城的“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更是将这种景观之美推向了极致。

“两塔平地起”,说的是光孝塔和文峰塔,通州三塔之中,城里的光孝塔最为年长,而城东南的文峰塔则相对年轻。

八角五级的光孝塔,隐藏在古城西北角的寺街深巷里,是天宁禅寺的标志性建筑。光孝塔南为繁华大街,东有郎朗书声,西伴静谧市井,它以塔高30米的颀长身段和玲珑挺秀的姿态,耸立在宽阔的北濠河畔。水光潋滟,塔影蜃楼,人们时常在濠河泛舟,欣赏古城西北部最为秀丽的人文风景。

光孝塔建于唐代咸通五年(864),比支云塔早120多年,比文峰塔早754年,三塔之中,它是最古老的一个。据古文献记载,五代时期,狼五山及周边陆岸、水域沙洲均被南吴占领,来自江南的姚氏家族,割据这里长达半个多世纪,开始了如今南通市南部的早期开发,和古代南通城的早期建设,所以塔下的古碑,以“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告诉世人,在这座城市里,光孝塔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

六角五级的文峰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虽然相对晚些,但塔高39米,是三塔之中最高的一座。文峰塔坐落在古城东南的三元桥畔,与个簃艺术馆毗邻,飞檐翘脊,白墙红柱青铜瓦,显得格外古朴庄重。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当初筑塔并取名“文峰”,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希望通州文脉润泽,人才辈出,让这座古城更具文化气息。如今江海大地走出的人才遍布世界各地,被赞誉为“教育之乡”,文峰塔还真不愧为南通崇文尚教的重要象征。

1976年6月,文峰塔维修时,在顶层的天花板内发现了一尊魁星雕像。在古代读书人及民众的心目中,魁星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灵,它手中的朱笔能点定科举士子的名次,脚下的金鳌象征着科举的巅峰,彰显着尊贵的地位。这尊魁星通体鎏金,如今陈列在南通博物苑的展品橱窗里。

一塔云中插

支云塔“一塔云中插”,是狼五山最具特色的建筑。它四角五层,楼阁式砖木结构,朱漆雕栏,腰檐成翘形,金色琉璃瓦,塔顶以覆钵、相轮、宝盖、圆光等构件组成塔刹,塔高34.9米,由下而上次第收缩,耸立狼山之巅,直插云霄。

支云塔始建于北宋时期,自宋代至今,支云塔虽经多次修缮,依然保持着宋代佛塔朴素浑厚、气势雄伟的基本风格,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

支云塔下的僧伽殿,供奉着大圣菩萨,也就是南通民间传说中用扁担挑来宝塔的僧伽大师。僧伽是唐代高僧,唐高宗时南游江淮五十年,医病治水,被百姓广为称道,奉为菩萨。

狼山始建禅寺是唐高宗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那时的山顶已建有佛塔,令人遗憾的是,佛塔形制已经无法考证。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狼山广教寺由智幻法师住持,为弘法创业,他先后主持建造了狼山最高处的僧伽殿和支云塔,开始供奉大圣菩萨,从此开始,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山麓,香火兴旺。在创业的祖师中,智幻居功至伟,到了明代的嘉靖四十五年(1566),人们在半山南麓建造了幻公塔,以这座方形的七级玲珑塔,纪念智幻法师的贡献。

通州建于后周显德五年(958)初,时隔两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黄袍加身”建立起大宋王朝(960)。通州古城至今保留着不少宋代的古建遗存,宋代建设的西寺、东寺、玄妙观和天宁寺大殿还矗立在原地,和平桥下还可寻访到南宋瓮城遗址,孔庙大成殿时常为市民举办文化活动。宋代用于驻军放哨的戍楼,元代变为瞭望打更的谯楼,至今屹立在市民广场,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象征。

耸立狼山之巅的支云塔,与光孝塔、文峰塔,以及这座城市的许多古建遥相呼应,一起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后人传递着悠久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