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2014年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文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8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广新系统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谋划、抓重点、抓创新,推动全市文广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牢牢把握活动主旨,着力在解决“四风”问题上下功夫,着力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和文化发展繁荣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局属单位建立联系点,动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全覆盖、面对面、找重点,发放征求意见函50份,召开座谈会33场,谈心谈话90人次。

  2.即知即改,推进落实。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问题,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按照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的“四有”要求,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并予以公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请群众直接参与讨论、评估、表决,请群众评价和监督。

  3.建章立制,立足长远。在2013年修订的26项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做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相应职责,下达建章立制任务书,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修订完善会议、调研、接待、内部审计、物资采购、车辆管理、安全播出、农家书屋建设等12项规章制度,确保以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二)公共文化服务彰显新亮点

  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乡镇文化活动站建设,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128.4平方米。如皋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市文化馆荣获“2014全国优秀文化馆”称号,是江苏省唯一获奖单位,全国仅有10家文化馆获得此项荣誉。

  1.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新馆内部装修,设施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有序实施。伶工学社挂牌梅兰芳教育基地,并成为全市群众戏曲交流、演出的重要场所。南通博物苑展陈更新完成并对外开放。各县(市)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通州区文博中心建成开放,海安县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土建工程封顶,港闸区市北文化体育中心、海门江海博物馆开工,如东县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港闸区已建成市图书馆仁和分馆,市开发区建成美术馆并对外开放。崇川、港闸等各乡镇(街道)、村级文化阵地进一步规范,服务提档升级。

  2.文化惠民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濠滨夏夜”、“文化江海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四季风采靓崇川、“乐一天”农民艺术节、“蠙城之夏”、“群乐汇”大舞台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受到百姓称赞。举办“市县九馆大联动、江风海韵更出彩”系列活动,策划“南通话?南通情”首届南通话综艺大赛。二是全民阅读和书香南通建设扎实推进。举办“第十一届韬奋读书节”“第四届南通农民读书节”,开展150多项读书活动,“南通韬奋读书节”被评为“江苏省双十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如皋市、海门市获评省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示范县和先进县。三是有线电视户户通工作稳步实施。完成有线电视户户通县(市)、区创建工作,新增有线电视11.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总数276万户,入户率97.73%。高清用户数达7.98万户,新增5.1万户。

  3.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深受欢迎。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9月29日到10月29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南通市首届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活动。活动以“中国梦?江海风”为主题,通过集中开展文化阵地服务、群文品牌活动、遗产保护传承和艺术精品展示等系列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健康向上、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推出文化惠民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议机制,开通南通移动图书馆。展示月期间共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903场次,参与的工作人员28678人次,受益观众达60多万人次。一系列创新举措得到领导、专家和广大市民一致称赞,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耿乃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兆江等领导对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新华社、凤凰网、文化部官网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南通本地媒体每天都有活动报道,11月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更是在头版头条对该活动予以宣传报道。

  (三)艺术精品生产呈现新精彩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整合资源,挖掘内涵,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创作活力逐步增强。

  1.舞台艺术亮点频现。南通艺术剧院与海安联合打造的大型话剧《又见桃花雨》入选2014年度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目前已演出40多场。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水墨同里》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吴江“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已演出250余场,观众6万人。原创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全年演出21场,获2013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省“五个一工程”奖。南通艺术剧院成功承办省十八届运动会闭幕式文体演出。

  2.美术发展势头良好。举办第七届美术报艺术节,来自15个国家以及国内各地的754位艺术家的2400余件作品亮相南通。举办《中国梦·江海风——全省画院院长作品邀请展》和《高标英辉——王个簃金石书画作品暨文献展》等书画展览。组织开展“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研究。南通书画院张卫作品《暖风?家园》、邵连作品《诗意中国组画》(5幅),如东丁征峰与陶永华的作品《剑桥翼语》,启东朱建辉作品《春天里》、朱海燕作品《哈尼山水》、陈刚作品《净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3.影视精品成绩喜人。我市广播影视节目获奖作品数量多、质量高,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7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奖2件,江苏新闻奖1件,省一等奖8件,优秀栏目1件,特别奖2件。南通广播电视台的《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开展伴航护渔行动》获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消息提名奖,纪录片《张謇》在央视播出。南通妙吧影视动漫公司制作的《熊仔》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三等奖。江海明珠网制作的网络短片《梦想之花》,入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全国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网络广播电视台、重点视听节目网站进行展播。市局、台联合制作的广播剧《浴血海疆》、《熊仔》、如东纪录片《麦收》、海门纪录片《双合村的亡命人》获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南通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台湾家书》获第八届“纪录·中国”奖。如东纪录片《麦收》入选国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库。

  (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坚持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突出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基地的集聚效能,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坚持服务引导。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联合制定《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企业评审奖励办法》等7项文化产业政策实施细则,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组织做好各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报工作,获扶持资金1200万元。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获部行合作贷款1.2亿元。

  2.坚持项目带动。按照《“落实文化建设工程”考核办法》和《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落实分解年初确定的105个项目推进责任,对项目库进行动态统计分析,及时帮助项目单位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指导各县(市)区局均设立了县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对当地重点项目的扶持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引进更多的合作项目。

  (五)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开展行政权力事项清理,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精简15%,承诺时限压缩10%。

  1.行政服务效能稳步提升。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多彩文广新、服务零距离”行政服务品牌,全年受理、办结许可(服务)事项107件、现场勘查27次,行政服务窗口连续3年获得优秀。“版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的率先之路”案例荣获首批法治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案例提名奖。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海安县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的“周某某等4人擅自设立广播电视发射台案”被文化部评为2014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

  2.文化市场管理有力有序。以“五大专项行动”、“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月”、“文明城市创建”测评等活动为抓手,坚持人防与技防多措并举,通过“净网先锋”、“全球眼”和“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充分发挥“五老”和广大志愿者的社会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确保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和安全稳定,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未失0.1分。

  3.广播影视管理扎实有效。一是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策划组织重大主题报道,大力宣传我市科学发展取得的新成就。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节目监听监看,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改进节目评审办法,强化专家点评,深受基层欢迎。二是深入开展“无小耳朵先进社区(乡镇)”创建,强化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监管。开展视听网站淫秽色情视听信息专项治理“净网”活动、视听网站违规违法广告专项整治活动。三是加大对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制度的管理,加强重点时段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

  4.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平稳有序。加强报刊业、印刷复制业、发行业监管,全年审读各类出版物1600余种,检查印刷企业1100余家。组织新闻采编人员岗位考试和记者证的换发。深入开展“打三假”和“新闻敲诈”专项行动。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开展“剑网2014”专项行动,查处侵权盗版案件8起。实行一般作品版权免费登记,全年共登记作品5400多件。参与组织第七届中国(川姜)家纺画稿交易会,吸引来自国内外的268家设计及相关单位参加,成交家纺画稿4582件,成交额达926万元。

  5.“扫黄打非”成效明显。扎实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及不良信息、查处侵权盗版出版及网上侵权盗版行为、整治非法报刊及网络报刊等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2014年度“扫黄打非”工作目标考核得分全省第一。

  6.综治安全工作深入推进。制定印发《南通市文广新局综治安全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方案》,全面构建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的责任体系。坚持每月例会、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制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加大投入,全系统共投入600余万元用于加强内部保卫和安全设施设备建设。组织开展20余次安全生产管理督查,深入关键部位,了解情况,落实整改,全年安全运转无事故。

  (六)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效

  1.文物保护不断深入。加快推进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工作,《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文本》通过省文物局评审,进入国家文物局评审阶段。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各县(市)区认定文物4800余件。提请并由市政府批准公布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13处)。文物藏品征集力度进一步加大,接受捐赠和征集文物藏品近百件(套),其中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张謇诗文稿》(92册),经过嘉德春拍会竞拍,顺利入藏南通博物苑。组织开展抗大九分校、曹家镇天主教堂等重要文物的修缮,指导帮助大生纱厂、广教禅寺、韩公馆、西楼等一批各级文保单位开展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编制。

  2.非遗保护扎实有效。以代表性项目有效传承为目标,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保护、依法行政、动态管理、引导扶持,促进立体化保护格局的日臻完善。开展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南通市主题活动——《梅庵琴曲图谱》首发式暨刘善教师生古琴演奏会。组织开展我市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如皋盆景蟠扎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启动“江海记忆文丛”编辑工作,第一部《南通叙事民歌集》已出版。

  (七)队伍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1.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组织举办2014年度行政能力暨党务工作培训班。制定文广新系统人才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省“333”、市“226”人才考核工作,积极推荐省“五个一批”、市“四个一批”人才,张卫入选2014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跻身市“四个一批”,4人、11人、31人分别跻身2014年度全市“宣传文化人才千人计划”第一、第二、第三梯次。组织图、博、群、艺术、新闻和广电工程、播音等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2.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系统行风建设。全面落实“一评五制”各项工作,针对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社会评议反馈意见,组织对照检查,认真研究分析,查找自身原因,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完善考核体系,修订和完善各项考核办法,组织好各项考核评比工作。积极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两次走进南通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与听众互动交流,回应群众诉求。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网上受理业务提前办结率、办件网上评估优秀率、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均保持100% 。

  3.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下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与各直属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反腐倡廉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同部署、同检查、考核。组织开展“5·10”思廉日、“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主题教育、“算好廉政帐”专题教育月等活动。制定《关于落实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